养老行业是下一个风口,怎么在养老行业里面赚钱呢?没有资本开养老院能不能入局?答案是肯定的,不仅现在,未来大多数老人根本不进养老院。基本都是自己在家,因为大多数老人的生活是可以自理的,那在家就不养老了吗?当然不是。人一旦老了,就有老了的需求,那针对这一群人又应该怎么做呢?
养老行业赚钱方式及入行条件
其实想做养老并不难,你可以从产品方,服务方,监管方这三个方向入手。
养老行业产品方的具体分类
产品方最直接的就是去解决中老年人的基础物质需求。产品方主要包括三类:
第一,健康监测产品、医疗器械,理疗仪之类的。
健康监测产品通常包括智能手环、智能衣物等设备,能够监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,如心率、血压、体温等,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。通过分析这些数据,医疗工作者可以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采取措施。例如一款监测心血管健康的程序通过和智能手表联动监控,为用户提供心脏相关监测数据。该应用程序发送心脏健康风险的实时警报,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,用户可以快速行动。通知是该应用程序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,确保用户意识到其心脏健康的任何重大变化。智能居家监护系统,这些系统通常包括智能摄像头、智能音响、智能门锁等设备,可以监控老年人的居家状况,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。例如,如果老年人长时间未出现在智能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内,系统将会自动发出警报通知家属或护理人员。这种系统可以将房屋中的电气设备、灯光、门锁、窗帘等智能化,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或APP遥控实现。
第二,养老保健食品。主要为功能性保健食品、适应性保健食品、康复性保健食品、滋补性保健食品等。
功能性保健食品:是指食品加工中强化某一营养素或降低某一营养素,以适应某些老年人生理需要及老年人常见病所需或所忌讳的食品,如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等;
适应性保健食品:是指能够适应老年人的生理特征,容易嚼烂和消化吸收,采用冷冻、升华、干燥工艺制成的糊状食品,以及泥状、酱状食品,如芝麻酱、花生酱等;
康复性保健食品:是针对老年人疾病康复期,研制的与药物起协同作用的食品,如低糖食品、降糖食品等;
滋补性保健食品:是指在食品中添加某些天然滋补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,以调节和增加人体某些功能的保健品,如含人参、花旗参、枸杞等。
第三,适老化用品,比如说智能用品,老人日用品,老年服饰等等。
智能用品包括智能药盒、智能床垫及智能机器人等。智能药盒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,对药品进行管理和提醒。药盒内置传感器和通信设备,可以与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或智能家居设备等联动,提醒老年人按时服药,减少漏服或重复服药的情况。智能床垫可以通过感应器和传感器,对老年人的睡眠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。通过这种床垫,老年人可以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况,及时发现和调整不良的睡眠习惯。智能机器人通常基于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,能够自主地移动和交互,为老年人提供陪伴和帮助。还可以陪伴老年人聊天、提供护理服务,如帮助穿衣、喂食、按摩等,还可以提醒老年人按时吃药、运动、检查等。
养老行业服务方的两种类型
服务方也无非两种,一种是个人服务方,另外就是企业服务方。
个人服务方就是以个体营业形式来提供老年人服务。比如说提供一些医养中心的服务,老年教育服务,老年培训服务,老年养生服务,老年文娱服务之类的。
企业服务方可以做养老服务品牌的包装跟营销。比如医疗仪器的技术支持,数据信息之类的技术支持都是非常好的服务点。
养老行业监管方及APP构想
最后做监管方,你可以搞个民间的行业监督和测评,就像大众点评那样,主打美食,餐饮,测评,未来等一代人老去,手机肯定还是离不开的。有一个针对老年人的APP, 上面有行业点评,用户分享是不是也能满足未来大家养老的需求了呢?
养老行业发展的建议
行业发展都是有迹可循的,有需求就有市场,哪怕是很小的需求,可能就让你赚到大钱。不过我建议这三个方向至少打通两条线,能形成产品可持续发展,比如你有什么老年产品,光卖产品赚不了什么钱。那你和服务链接一下,搞个社区服务中心,聚集一帮老头老太太,从他们的日常消费中再获取用户数据去研究,深挖这些数据信息,你就能围绕这个服务连接的群体,开发好几种爆款产品,卖给同一批人。这样一来,消费闭环不就形成了吗?
相关阅读: